二叔丁基過氧化物,又被叫做過氧化二叔丁基(Di-t-butylperoxide),引發劑a,硫化劑二叔丁基過氧化物,無色至微黃色透明液體,不溶于水,與苯、甲苯、丙酮等有機溶劑混溶。該物質具有強氧化性,易燃,常溫下較穩定,對撞擊不敏感,其蒸氣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多被用作聚合反應的引發劑或合成引發劑過氧酸酯的中間物。
二叔丁基過氧化物在不飽和聚酯和硅橡膠的交聯劑、單體聚合引發劑、聚丙烯改性劑等有機合成中有廣泛性應用,同時也被應用在油漆行業中。當下,國內多用碘量法測量,該產品的分析至今沒有國家標準,測量方法不統一。將氣相色譜法作為檢測方法,對提升二叔丁基過氧化物含量測量精度的分離條件作出重點探究,獲得相對較滿意的實驗條件。研究表明采用程序升溫、汽化室溫度為130℃,檢測器FID溫度275℃,樣品內的各個組分以及內標物能實現更好分離。
氣相色譜法測量二叔丁基過氧化物含量時,影響因素眾多,應逐個分析。盡管碘量法的精密度要稍微遜色于色譜法,但其具有應用范疇寬廣的特點,在分解、難以汽化的過氧化物分析領域有廣泛性應用。色譜法的優越性為混合物中不同的物質會以不同的速率沿固定相移動,為應用流動相對固定相內的混合物分配系數的不同,最終達到分離的效果。實驗發現,柱溫對二叔丁基過氧化物測量結果產生的影響較大,究其原因,可能和樣品在柱內停滯時間相對較長相關。本方法最后表明在柱溫采用程序升溫,汽化溫度130℃,檢測器溫度275℃,樣品內的各個組分以及內標物能實現更好分離。